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面臨經濟危機、政治壓力等困境
回上一頁
(2025/04/07 16:02:08)

經濟危機、政治壓力與內部分歧正嚴厲考驗聯準會主席鮑威爾

一、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於其任期不足一年之際,卻正面臨職業中最複雜之困境,除關稅戰的不斷升級將可能導致美國經濟出現嚴重滯脹問題、川普政府咄咄逼人的政治壓力及聯準會同儕不同調觀點等不利情勢皆對其決策構成嚴峻挑戰,相關分析摘述如次:

(一)貿易戰引發的關稅上揚將推高物價造成美國經濟成長出現放緩甚或停滯的預期心態,如何在維持經濟增長與控制通膨惡化間找到平衡點已成?鮑威爾必須面對的核心難題。然聯準會為避免重蹈覆轍,做出如同疫情間放任物價上漲、導致後期必須快速緊縮之誤判政策,面對當前貿易戰態度益發謹慎。

(二)政治層面上,與川普首個任期相較,目前聯準會正承受更為強大的干預力量,儘管川普政府聲稱絕不干涉利率政策,然實際行為卻間接威脅聯準會決策的獨立性。根據川普最新發布的行政令已賦予政府監督聯準會監管議程的權力,雖豁免對貨幣政策之監管,然執行方式仍存在模糊性,因而間接限制聯準會獨立行使職權的能力。此外,司法部正試圖推翻一項長期以來用於保護監管機構獨立性的法律先例,倘若成功,將大幅削弱聯準會的自主性,使其更易受到政治干擾。

(三)FOMC?部成員的立場亦正走向分歧化,18位參與貨幣政策會議的同僚間觀點出現改變,如被視為鮑威爾潛在繼任者的聯準會理事Christopher Waller近期立場更偏向鴿派,另一位經提名為金融監管副主席理事Michelle Bowman則公開反對聯準會的降息政策。此內部立場的分歧轉變,將使鮑威爾制定政策時的協調難度大增且須更為謹慎。

二、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不斷變化的格局不僅挑戰鮑威爾的專業實力,同時考驗其協調、管理成員立場與態度迥異的聯儲董事會的功能,媒體將鮑威爾比喻為鴨子,非鴿非鷹表面雖看似平靜,實則暗濤洶湧,正於渾濁的水下奮力前划。(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註1: 績效計算為原幣別報酬,且皆有考慮配息情況。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海外市場指數類型基金,以交易日當天收盤價為淨值參考價;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www.fundclear.com.tw)下載,或逕向總代理人網站查閱。
註4: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5: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6: 標示"(已撤銷核備)"及"(未申報生效)"之基金資料僅提供原有投資者參考,以供其做買回、轉換或繼續持有之決定;「已撤銷核備」為在台灣已下架(停售)的基金;「未申報生效」為未於法規規定之時效內向金管會辦理申報生效作業之境外基金。
註7: 若為手續費後收型基金在贖回時,基金公司將依持有期間長短收取不同比率之遞延申購手續費,該費用將自贖回總額中扣除;另各基金公司需收取一定比率之分銷費用,將反映於每日基金淨值中,投資人無需額外支付。
註8: 境外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9: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10: 由於非投資等級債券之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甚高,故此類型基金可能會因利率上升、市場流動性下降,或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而蒙受虧損,此類型不適合無法承擔相關風險之投資人。投資人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不宜占投資組合過高之比重。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適合尋求投資固定收益之潛在收益且能承受較高風險之非保守型投資人。
註11: 基金的配息可能由基金的收益或本金中支付且基金進行配息前未先扣除應負擔之相關費用。任何涉及由本金支出的部份,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
註12: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